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三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学案第3页

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

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7."中国·凤凰海峡两岸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节暨第四届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文化节"在湖南省隆重开幕。活动旨在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中华文化使两岸人民融为一体,这表明(  )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健康有益的 ②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④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8.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华民族流行千载的手工编织艺术品。其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漫长的文化沉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在华人圈里广为流行。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中华文化已被世界各民族所接受 ④中华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形成和发展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少数民族大多能歌善舞,但不同民族的舞蹈却各有千秋。例如:蒙古的舞蹈奔放、豪情、爽朗流畅;苗族的舞蹈,质朴、浓郁、风情再现;新疆的舞姿自由舒展、绚丽而精彩;彝族的铜鼓舞柔和而细腻;藏族的舞姿宗教色彩浓郁,长袖善舞;朝鲜族跳舞轻快、典雅,动中有静。

(1)阅读材料,思考:同是舞蹈,不同民族各有千秋。这说明了什么?

(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

1.C 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所特有,而不是茶文化,故排除A项;本题不是强调文化对人的影响,而是茶文化的特点,故B项排除;根据题意,茶文化历史悠久,融汇多种思想,博大精深,故C项符合题意;本题没有强调茶文化的起源,而是强调茶文化的特点,故排除D项。

2.A "中国人设计园林的艺术确实是无与伦比的"说明了中华文化中的园林艺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故A项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强调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故B项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A 材料反映的是安徽文化的地域特征,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说法有误,D项不合题意。

4.D 源于唐朝的陶塑艺术具有民族风格和岭南文化气息,③④符合题意;发展中承袭汉代陶塑传统,吸收唐宋手法,②符合题意;①与陶塑艺术发展无关,故选D项。

5.C 由于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③错误。不同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直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