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免费下载教学原创《第20课:创造宣言》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第2页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1)听录音朗读课文,注意正音。

  (2)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文章如何划分层次?划分依据是什么?

  明确: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领全文。

  第二部分(第2~4段):我们的人类最值得崇拜的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事物。

  第三部分(第5~11段):作者驳斥了几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出结论。

  第四部分(第12~14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五部分(第15~16段):总结全文。

  依据:根据每段开头的句子来划分以上层次。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

  1.看完整篇文章后你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人、事和很多经典的句子。

  2.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是怎样的?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感情的句子,并说明它在文中的位置。

  明确: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即使我们"走两步退一步",也应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它在文章的中间部分。

  3.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明确: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步骤四 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

1."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