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原创《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革命"的错误。二、"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阻碍着拨乱反正的正常进行。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三、理论界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师板书]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

  [教师讲解]同学们,1978年3月1日,是个星期天。第二天,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一届新生入学的日子。大自然的春天刚刚降临,这些幸运儿也迎来了生命中的春天。

  披着三月的春风,全国各地有27万新生步入了大学校园。由于文化大革命,他们当中许多人迈入大学的脚步整整被阻隔了十年。在他们中间,有十几年前就告别学校的老三届,也有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年龄小的只有十六七岁,年龄大的已是人到中年。有的夫妻同进校门,有的师生一起上学。人们说这是新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几天前,他们还在农村的田野、工厂的车间、部队的军营,一夜之间,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投影显示]

  77级大学生王建磐说:"我是67届的高中毕业生,到了1977年是整整十年啊,如果是正常的情况下,过十年是不可能考大学的,当时一下子觉得我们,哎呀,还可以考,心里好像咯噔一下,说不出的一种感觉,一方面觉得很高兴,一方面又为失去这十年感到很悲伤。"

  77级大学生马钦荣说:"我依稀地记得我大概是坐在最后两三排这样的位子上,因为我们当时这个学习的空气是非常浓的,特别是有一批年轻的同学和一批女同学,他们常常就是提前半个小时一个小时把这个书包放好。"

  这位已经担任了大学副校长的77级大学生,给我们讲了一个蚊帐的故事:"'文革'以前,我是应当念大学的。我姐姐当时在部队,大家知道'文革'以前,都是用布票来买东西,她有一次就专门给我买了一个蚊帐,她说我将来是要念大学的,这个蚊帐念大学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没想到一直放了十多年。1978年,我母亲把它重新翻出来,说这一次是派上用场了。所以,我感到非常有意思,这个蚊帐十年以后又给了它应该有的用处。"

  同学们,给这些学子们带来人生春天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

  1977年5月24日,还没有复出的邓小平在北京西山接待了两位来访的同志。

  时任国务院政策研究室负责人之一的邓力群说:"他说,出来工作大势已经定了。也不是一般的工作,还是大官啊,不是小官嘛。中国迫切需要发展教育,迫切需要发展科学,我愿意在这方面来承担这个责任。"

  1977年7月,邓小平第三次复出,这一年他73岁。

复出后的邓小平,抓的第一件事情果然是教育和科技工作。从七月到八月,他反复找人谈话,主持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座谈会。他说,现在必须否定文化大革命强加在教育战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