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后赤壁赋 课堂实录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后赤壁赋 课堂实录第2页

生:"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师:好,再来看《赤壁赋》,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生:"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非常好!我们再来浏览一下《后赤壁赋》,你能找出哪些是写赤壁景色的句子吗?

生:"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虽然苏轼游赤壁的时间不一样,但三篇文章中提到了赤壁的景色,你们觉得赤壁的景色怎样?

生:赤壁的风景很优美!

师:对,除此以外,苏轼游赤壁时还联想到什么了?

生:三国时候的"赤壁之战"。

生:联想到周瑜和曹操。

师:是的,赤壁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拥有久远的人文景观。而更重要的是,在黄州、在两次的赤壁游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经历了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后赋,看看他究竟经历了一种怎样的精神洗礼。

四、亦真亦幻品后赋

(一)整体感知

师:下面,我给大家3分钟自由朗读的时间,要求大家能够读准字音、质疑字词、在书本上把疑难的地方圈点勾划出来。

(学生在座位上自由朗读。)

师:好了,不少同学都开声、自由地诵读了一遍。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诵一遍课文,要求大家能够进一步明确朗诵的节奏,并结合课文下的注释,初步感知文意,把握后赋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播放古乐《云水吟·赤壁怀古》,教师配乐朗诵课文。)

(学生安静聆听,沉醉其中,朗诵结束,全班同学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经典美文《后赤壁赋》。

(二)理解课文

师:首先请大家默读第一段,并比较我们在课前重温过的《赤壁赋》第一段,看看在景色方面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生:前赋的景色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师:在后赋中的第一段写到的景色是?

生:"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

师:大家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

生:两次游赤壁的时间不同。前赋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后赋是"是岁十月之望"。

师:对,前赋之景是秋天,后赋之景已是初冬。回忆一下,苏子第一次和友人游赤壁时,情感的变化是怎样的?可以用一个什么字来概括呢?

生:开始是高兴的。

生:可以用"乐"字来概括。

师:然后呢?

生:听到洞箫的声音很悲凉,客人就悲叹起来。

师:对,中间发生了变化,我们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总结。是否一直就"悲"了呢?

生:不是,之后苏子安慰客人,客人就开怀了。最后还是以"乐"结束游历。

师:当苏子再与客游赤壁的时候,景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他们重游赤壁的兴致、心情有变化吗?

师:从第一段中归纳一下,诗人与客的心情,可以用其中哪个字来概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