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后赤壁赋 课堂实录
2017-2018学年语文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 后赤壁赋 课堂实录第3页

生:可以用"顾而乐之"的"乐"字。

师:通过主、客、妇三者的对话说明了什么?

生沉思。

师引导:第一段并没有直接写赤壁,而是写了游赤壁的准备,这里包括了什么呢?

生:有客,有酒,有肴。

师:对,重游赤壁之"乐"就在于"有客、有酒、有肴",还有"如此良夜",使苏子与客再游赤壁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赏读第二段,我们班的同学向我推荐了一位朗诵不错的同学,我们请她来朗读第二段,其他同学思考一下,在这一段中,让你感兴趣,或者比较喜欢的句子有哪些?也可以找哪些让你感到迷惑的句子,一会我们请一组同学开火车来谈谈。

(学生朗诵第二段。其他学生听读并勾画文中的句子。)

师:大家觉得XXX同学读得怎样?

生:很好!(学生鼓掌)

师:谢谢XXX同学的精彩朗读。她读得很流畅,而且感情充沛,假如能够适当放慢一下语速,把节奏把握得再准确一点就非常好了。下面我们请一组同学分别谈谈在这一段里,你找到了哪些句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1:我谈谈我比较欣赏的句子是"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师:你为什么欣赏这个句子呢?

生1:我觉得这个句子充分地表现了赤壁壮美的景色。

师:他运用了"壮美"这个词来形容赤壁,非常好!

生2:我也谈谈我欣赏的句子是"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师:你能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这个句子的吗?

生2:我觉得这个句子也同样表现了赤壁的美景,山高通过回声,风起而水动,表现了赤壁给予人一种"清新"之感。

师:这位同学用了"清新"一词来形容登上赤壁给诗人的感觉,大家觉得呢?我们暂且放一放,先听听其他同学的看法。

生3:我来谈谈我听读这一段中感到疑惑的地方是"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为什么诗人会忽然感到"悲"和"恐"呢?

生4:我也同意以上一位同学的看法,我也觉得读到这里感到很疑惑。

生5:我也是觉得诗人在登上赤壁后,感情的变化让我比较疑惑。

师:好的,就以上几位同学不约而同的困惑之处,我们班上有哪位同学能够自告奋勇地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学生看书,安静思考,没有同学发言。)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第二段。"于是携酒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学生:省略句。

学生:是宾语前置句。

师:我们来联想一下在《赤壁赋》中学过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这是一个什么句式?

生:状语后置句。

师:对了!"复游于赤壁之下"与"游于赤壁之下"是相同的句式,请大家做好笔记,课后归纳。

师:在赤壁上,诗人看到什么景色,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

生:诗人看见了"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赤壁美景,发出了"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