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那一定会很好》教案第2页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明白的字、词意可查字典,字典解决不了的问题可画画、圈圈。读完课文还可跟周围的同学小声议论议论。

  2.在初步感知全文的基础上,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它不断地想拥有很好的状态,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现实的故事。)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细读课文,围绕重点展开质疑、讨论研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默读课文,把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相关句子画出来。

  (1)我一定要站起来,大口大口地呼吸空气,那一定会很好。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

  (3)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一定会很好。

  (4)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2.想一想,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

  提示:根据画出的关于"那一定会很好"这条线索来寻找相关内容、归纳。

  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木地板

  3.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在一次次的变化中,为什么会说"那一定会很好"呢?每一次愿望实现后,心情怎样?

  提示:(1)第一次还是种子的时候,向往外面的空气,觉得出来了一定会很好。

  (2)第二次是高大的树,希望自己做一棵会跑的树。

    成为手推车后,听到耳边呼呼的风声,觉得真舒服。

  (3)第三次是手推车变老了,跑起来费力了,希望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

(4)第四次是作为椅子,已经老了,吱呀摇晃了,觉得躺下来会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