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学设计第3页

1.后人读这篇古文,认为最精彩、吸引人的是杨氏子与孔君平的对话。出示对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你读懂他们两人的话外之意了吗?

2. 杨氏之子也巧用姓氏作答,让我们来读读这精妙的回答。师生对话--男女生对话

3. 杨氏子的话外之意使孔君平无言以对,心中不得不承认: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齐读

4.从对话中,你们还从哪里看出杨氏子甚聪慧?应声可见他反应敏捷?还可以换成什么词?你们能否应声答老师的话?师生直接对答两人对话--

5.惠是通假字,跟智慧的慧是一个意思。那课文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的慧呢?老师在课前查了《辞海》,《辞海》中"惠"主要有这么3层意思:1、仁慈2、柔顺3、跟"慧"相通,意思是聪明。仁慈、柔顺合起来就是说有礼貌、有教养,说话做事得体,那你们还从哪些词句看出来杨氏子有礼貌、有教养?(未设果、夫子、未闻:去掉未闻比较读)

6. 妙哉妙哉,杨氏子迅速巧妙地婉转应答使孔君平不得不叹服--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7.小练笔:当然孔君平也绝非凡人,后来官至为九卿之一的廷尉---掌管国家的刑法,他知道低估了杨氏子了。如果你是孔君平,会夸怎么杨氏子?而聪慧的杨氏子而如何拱拱手谦虚地应答呢?可以学着古人或现在我们说话的样子来写写他们之间的对话吗?

课件出示:孔君平笑曰:"____________。"

儿拱手答曰:"____________。"

8.交流:展示白话文和古文两组对话,在对比中进一步感受到文言文精炼、简洁的特点。

9.小结:这杨氏之子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

(四)熟读成诵,课外延趣

1.课文只有短短5句话,仅仅55个字,却包含了这样丰富的内容,这么有趣的故事,能把它背下来吗?指名背1个--你怎么背出来的?(多读、抓住关键词,理解了背)指名背2个--齐背

2.《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像这样生动睿智的故事还有很多,例如: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3.希望课后同学们多读些古文,搜集一些精妙的语言 ,如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广告词、对联、歇后语等,和同学们交流交流。也可以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我们一起来开展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