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案2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出世而隐居呢!言外之意是,像我这样避世隐居的人才更高超更彻底,像孔子那样的人根本不在话下。子路要问路,是实实在在的路,而桀溺却就人生之路大做文章,其实他是借此表达对孔子的嘲讽。  

(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听了长沮、桀溺的话后,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孔子,孔子听后说了这番话。孔子的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说,人不可以与鸟兽同群,自己只会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另一个意思是说,自己之所以要改变这个世界,是因为天下没有德政,--假如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前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那样的避世之士:自己只会生活在世间众生之中。其中蕴含着孔子对世间众生的深刻关怀。后面一个意思是要告诉桀溺等人,天下越混乱自己越不会选择避世,因为自己有改变这种混乱局面的责任。由孔子的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考虑的是天下众生。  

3.发现创新  

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已经决定了他的理想不可能得到实现,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之",最终他只能是一个孤独者,一个理想主义者。你是怎么认识的?  

思路点拨:一要注意分析人物的思想,二要注意结合时代特征进行分析。   

补充探究:  

孔子生于两千五百多年前,处于一个"礼乐崩坏"天下大乱的时代。面对皇室的衰落,诸侯的割据混战,人民遭受巨大的创伤和痛苦,这位生于没落贵族家庭的青年人深感困惑。怎样才能挽大厦与将倾,救百姓与水火呢?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形态作了深入的思考。他以济世爱民为己任,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一整套儒学理论体系,力图通过"忠君尊王",实现"圣君、贤臣、良民",和谐一致的"天下大同"的理想。  

就当时而言,孔子站在了中华民族的前面,因为如果他的一整套理论能够谨行不已的话,中国无疑将结束战乱,实现治世,人民将从此永享太平。但当时的形势是:人人拥兵自立,或者就是垂帘听政,成为一国政治的真正把持者。各个国家为了百姓和土地,杀伐扰攘战火不熄。失去了武力便失去了继续生存是权力。从这个角度上看,孔子的思想又是多么的吹落不堪。因为在一个只相信武力的时代里,呐喊和呼吁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虽然它有时还可以一些零碎的呼应。然而这种呼应相对于战马的长鸣声、金戈的相交声、统治者胜利后那狰狞的笑声,太过微弱渺小了。因此,即便孔子发出了"知其不可为而之"的浩叹,我们还是将其列为"理想主义者"。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在"理想主义者"前面加上"伟大"二字。"孔子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在"斯文"与客观环境出现巨大矛盾之际,在政治、经济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的时代,仍然坚信理想能够实现。  

六、思考问题并处理课后练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理想,但是他能够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2、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提出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观点。而本文孔子给我们的印象是"知其不可为而为"。如何看待孔子与孟子的这种差别。

  提示:可以考虑提出者不同的出发点。言之成理即可。

  3、孔子与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