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复习提纲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 维持生命之气--氧气 复习提纲第2页

5."火光":一般指沸点高的固体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火焰":指气体或沸点低的固体或液体的蒸汽燃烧产生的现象.如:硫,酒精燃烧产生火焰。

6.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

"一光,二热,三生成物(颜色,状态)"如: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

第二节 制取氧气

一、 气体制取装置

1. 气体发生装置

* 加热固体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①)

*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将导气管的出口浸没在水中,双手紧握试管。如果水中出现气泡,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

* 注意事项:

* 铁夹应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大约是距试管口1/3处。

* 药品要斜铺在在试管底部,便于均匀受热。

*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 试管内导管应稍露出胶塞即可。如果太长,不利于气体排出。

* 停止反应时,应先把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弯管。

* 固液混合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见上图②)

* 反应物和反应条件的特征:反应物中有固体和液体,反应不需要加热。

*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在导管出口处套上橡皮塞,用弹簧夹夹紧橡皮塞,从漏斗中加水。如果液面稳定后水面不下降,则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a)(b)(c)(d)四种装置。

* 装置(a)的特点:装置简单,适用于制取少量的气体;容易造成气体泄漏,增加药品不太方便。

* 装置(b)的特点:便于随时添加药品。

* 装置(c)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 装置(d)的特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希望停止反应时,用弹簧夹夹住橡皮管。这时由于试管内的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试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 如果使用长颈漏斗,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使用分液漏斗时无需考虑这个问题。

* 选择装置时,要选择带有橡皮塞的直管。(a)装置使用单孔橡皮塞,(b)(c)(d)装置使用双孔橡皮塞。

* 固体药品通过锥形瓶口加入,液体药品通过分液漏斗加入。

2. 气体收集装置

* 排水法收集气体的装置(见右图)

* 适用情况:收集的气体不溶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 注意事项:

* 集气瓶中不能留有气泡,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应当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后再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