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学设计
二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1. 在观察中体会意义。

  出示例题的主题图。

  提问:数出图中一共有多少只兔,多少只鸡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再问:你能列出加法算式吗?(板书:2+2+2=6 3+3+3+3=12)

  启发:这两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板书:3个2相加 4个3相加)

  提问:这两道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相同加数连加)

  

  2. 在操作中加深认识。

  (1) 按要求摆方块。

  要求1:每堆摆2个,摆4堆。

  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几个方块,用加法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要求2:每堆摆4个,摆2堆。

  提问:每堆摆了几个,摆了几堆?可以怎样列式?也就是几个几相加?

  (2) 同桌互动。

  要求: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说要求,另一个小朋友按要求摆方块。再互相说一说,你们摆了几个几。

  

  3. 完成第1页"试一试",深化感知。

(1) 第1题

  让学生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提问:摆了几个2?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用加法怎样列式?这道算式表示几个几相加?

 (2)继续要求学生摆小棒:每堆摆4根,摆3堆。提问:摆了几个4?怎样列式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三) 在探索交流中初步认识乘法

  1. 创设情境,引入乘法。

  出示第二个例题图。

  提问:图中画了些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谈话:请小朋友先列式算出一共有多少台电脑,再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板书:2+2+2+2=8)

  提问:(将电脑图片增加到6个2)现在是几个几相加,你能很快地写出加法算式吗?(将电脑图片增加到10个2)现在呢?

  要求学生独立写算式。

(在学生写算式的时候,教师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写算式时的辅助动作)

  组织学生介绍"成功经验"。

(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原有数学方法的局限,从而产生创造简便写法的情感动力。)

  2.自主创造、简化写法。

  (1)教师深入观察学生的各种写法

  (2)逐步引导学生体会到,写法简化为:"9+2","2 9",等等。教师追问:这两种写法中都写了"2"和"9",能不能把2和9改成8、10或其他数?

  多媒体出示"你知道吗"(由于相同加数的加法是特殊的加法,所以三百多年前,一位英国数学家想到把"+"转过来成"×",用"×"把"2"和"9"联系了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揭示课题:认识乘法)

  

  3. 教学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讲解:像这样(指2+2+2+2=8)4个2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4×2,也可以写成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