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教案
2017-2018学年岳麓版必修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思想宝库 第3课 汉代的思想大一统 教案第2页

【讲授新课】

一、 黄老之学 

1.课件展示材料: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汉书·食货志》

2.情景创设:请问:面对汉初这样的社会现实,假设你是汉高祖刘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治国方略?学生答后提示:黄老之学。

3.提问:请根据预习情况回答什么是黄老之学呢?学生答后展示黄老之学的内容:①是道家学说中黄帝和老子的学派,以早期道家理论为基础,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包括治身和治国两个主要内容;②既尊重自然规律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③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4.然后让学生分析实行黄老之学的原因。原因:①西汉初年,社会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社会经济需要恢复和发展;②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③黄老之学适应了当时的统治者的需要。

6.你认为汉初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起到什么作用?

   结合学案材料分析: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后汉书.食货志》

①黄老思想中的"无为而治"适应西汉初年统治的需要,使西汉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汉初年的统治思想。

②汉初的"无为"为汉武帝时期的"有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情景创设: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诏,命群臣荐举"贤良文学"之士上书对策。由皇帝提出问题,叫"贤良"们回答,征求治国方略。在众多的上书中,早年研究《春秋》、景帝时做过博士的广川(今河北景县)人董仲舒(约前179- 前104)的对策,特别引起了汉武帝的重视。

想一想:如果你是董仲舒,提出什么样的思想主张才能引起汉武帝的特别重视?这种思想为什么能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