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4 地球的结构(导学案)
2017-2018学年湘教版地理必修一学案:1.4 地球的结构(导学案)第3页

  (1)大气圈:主要成分是 和 。

  (2)水圈: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由地球表层水体组成,主要包括 水、

水、 水、 水等,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 运动之中。

  (3)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占有大气圈的 部、水圈的 部和岩石圈的 部、

  ②相互关系: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自然环境。

  [重点探究]

  1.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

  我的思路:地震发生时,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从震源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的震动。地震波分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传播的速度较快,最先到达地面,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的速度较慢,随纵波之后到达地面,引起地面左右晃动。所以,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跳动,然后左右晃动。

  2.你知道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时速度有什么变化吗?你能解释为什么吗?

  我的思路:从课本图1.26可以看出:地震波在经过莫霍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一般认为是由于温度和密度都明显增加造成的;在经过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一般认为地球的外核是液态。

  3.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构成的,你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我的思路:地壳位于莫霍界面以上,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其大陆部分较厚,约33千米,海洋部分较薄,只有几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千米。岩石圈是由岩石组成的,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典型例题精析]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F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B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