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优质课《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
七上语文优质课《第10课:再塑生命的人》教案教学设计免费下载第4页

明》中表达的更加明确。

第二课时

一、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通过阅读课文,同学们觉得应该分为几个部分?归纳各部分的段意。

层次结构:

第(1-5)段写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

第(6-8)段写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单词。

第(9-13)段写莎莉文老师向"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

二、探究课文

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阅读1-5段,思考: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写了哪些内容进行铺垫,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铺垫的内容:先总写"我"的感受,强调莎莉文老师到来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接着写家里人的活动、"我"的等待,春天的阳光和花朵等;再用设问、比喻进行烘托,用呼告表达自己的渴望。

好处:(1)用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2)给读者留有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