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手指》自主学习任务单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手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3页



活动一:小组交流并展示自学内容,组内、组间补充,评价。

活动二:视频助学

1、 我能根据要求认真观看视频(圈划重点词句、边看边思考、写出感受)

2、 小组内交流展示学习收获,可以谈感受、总结学习方法。

活动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 我能根据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进行学习和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交流作者的有关资料。(简要介绍即可。)

2、 展示课文的朗读情况。(可以小组集体朗读,也可个人朗读,选读内容不易多。)

3、 小组交流探究以下问题,完成后汇报展示学习情况。(汇报形式多样,在汇报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汇报内容点评,对重难点进行点拨引导。)

○1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并造句。

-------------------------------------------------------------------------------------

-------------------------------------------------------------------------------------

○2短文中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

(3)你了解关公吗?他是哪部名著中的人物?简单讲一下他的故事吧。

○4我能根据例句写句子。

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到去,叫他用劲扳住。

这句话中表示动作的词用得特别准确,我也能用上四个这样的词写一句话。

4.思考:丰子恺的这篇文章以平平常常的手指为题,却饶有趣味。你喜欢哪个手指?为什么?

活动四:畅谈收获。

1、《手指》一文通过写手指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2、生活中每个角色都有其意义,意图告诉世人什么?

1、课堂检测

2、听写生字和词语。

3、我能回忆课文内容,概括出五个手指的特点。

  拇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名指和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4、"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课外拓展

"盲人提灯笼"本是一则笑话,指一个人做事没用大脑想,尽是做些多此一举的事.最近我从朋友那儿得到了新诠释

  这位朋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盲人在夜晚走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自己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走路?"

  那盲人满心欢喜地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容易看到我,不会误撞到我,这样就可保护自己的安全,也等于帮助自已."

  有一次,我搭朋友的车,就借花献佛,再将这则故事叙述一遍与他分享.朋友听后,颇有同感,又以自己的实际经验加以佐证.

  他说:"以前我开车经过隧道,总是不喜欢开车灯.一来隧道不长,里面光线还不差;二来嫌麻烦,认为实在没必要开开关关.不料有一天被迎面而来的大卡车撞了个正着,险些命丧黄泉.后来我才觉悟到,开车灯是给对方看的,因为车子经过隧道,对方是从亮处进入暗处,视觉难免调整不过来,加上对面来车不开灯,那实在太危险了......"

  世上的朋友,在漫漫的人生道路上,自己走路是多么孤寂与危险,旦夕祸福,没有人知道你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假如能学学提灯笼的盲人,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时时帮助和关怀别人,别人也就帮得到你,所谓为善至乐就是这个意思吧.

1、文中五处提到朋友,指的各是什么人

2.点明全文主题的话是

3.根据全文写作目的,想想文章的深刻含义,在下面选项中选一个恰当的作标题

照亮别人

盲人提灯笼

保护自己,方便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