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第一课时)教案第3页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已经初步具有默读能力,能在默读中体悟情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检查预习,巩固生字词。

  (1)指读课文,正音

  ("擂",应读léi,不能读lèi;"丞",读chéng,不能读céng;指导写字时,"忌"的上面是"己"不是"已";"延"要注意与"廷"区别;"援"的右边是"爰"不是"爱"。 "丞"字应提醒学生注意笔顺。)

  (2)结合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重点写了哪些内容?

  2."草船借箭"这个题目的题眼是哪个字?围绕"借"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先写了草船借箭的原因;接着写了诸葛亮借箭的准备;然后重点写了草船借箭的经过;最后写了事情的结果-箭如数交付周瑜,周瑜自叹弗如。)

[课文结构严谨,故事以"借"为线索。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得清清楚楚,引领学生概括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