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雷雨》教案(共两课时)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雷雨》教案(共两课时)第2页

    1、默读课文,划出雷雨前又哪些景色,你认为这些景色写得怎样?

    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教师随学生的回答相机点拨。

      如: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

      "黑沉沉"写出了什么?能把它去掉吗?为什么?"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人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

      "乱摆"说明什么?不下雨时风是怎样吹的?为什么要加一个"忽然"?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第一自然段讲的是"叶子动也不动,"加上"忽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哪个字写得好?为什么?读一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该怎么读才能体现天气骤然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

  研读"雷雨中"

   1、默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考大家?

   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互动,教师相机点拨。

     如:为什么用3个"哗"?该怎么读这3个"哗"?

     为什么"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两个"渐渐地"说明了什么?

   3、有感情的朗读。

     自由读--女生读--指名读

  研读"雷雨后"

   1、小组合作读一读,画一画文中的景色。

   2、展示自己的画。

   3、美读这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积累运用

    1)、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越下越大。__越__越__。

    2)、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池塘里的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了,( )也( )了。

  六、课后延伸:观察日出或日落,写一篇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