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第二单元  第3课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学案第2页

  "相地而衰征"。所有土地按好坏、产量征收实物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3.评价

  (1)进步性: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2)局限性:未能触及到上层建筑,旧的世卿世禄制仍然发挥作用。

  

  管仲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存在,促使齐国土地所有制逐步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转变,客观上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成长。 

清单三 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 魏文侯变法     1.李悝变法

  (1)政治上:提出"选贤任能,赏罚分明";整顿吏治,削弱旧贵族特权;强调法治,制定《法经》;保护统治阶级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稳定了政局。

  (2)经济上:提出"尽地力""废沟洫",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

  2.吴起改革

  军事改革,创建了"武卒"。

  3.作用

  (1)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2)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的序幕,推动各国通过变法来实现富国强兵。

  (3)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得以强化,为日后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改革主要是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进行的,它从各方面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通过变法,新的封建统治秩序在各国基本确立起来。

                                  

  探究点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原因 

  [史料探究]

材料一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