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3章 渔 父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3章 渔 父 学案第5页

  《楚辞》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的,篇中大量引用了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的内容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以《离骚》为典型代表。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辑录成集。《楚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了历代散文创作。

  骚体诗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2.文化常识

  (1)子非三闾大夫与

  子: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相当于"您"。

  (2)渔父

  父:同"甫",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探究--精研文本]

   [整体·感知]

  文章通过描写屈原和一个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内心的矛盾和在矛盾面前自己的最终抉择。刻画了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赞颂了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的高贵品质。

   [文脉·梳理]

  

【答案】 ①何不与世推移 ②屈原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