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 菩萨蛮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菩萨蛮 教案第3页

  这样的残妆。 "鬓云欲度香腮雪"还是很美,形容秀发的浓密和黑。还有蓬松、柔软的特点。"香腮雪",香,是嗅觉的,所以一个从视觉的角度一个从嗅觉的角度,又写头发,又写"香腮",表现她姿容的美好。

  所以这句话还是表现她美啊,那美的作用知道了,表现她的美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反衬。无人欣赏无人陪伴的孤独

三、 知人论世﹒观情外情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温庭筠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暖男,他好像就在那个女子的旁边,他看到了她的一举一动,甚至是她的发丝、一缕气息。所以:

  (PPT切换,知人论世,观情外情)

  温庭筠是谁?他有怎样的生活经历,他为什么写这样一个人,这样一首词?

   四个人一个小组,推选出一个组长,然后把本组的意见汇总,形成结论,我们组支持哪种看法。

 (PPT切换,温庭筠背景知识)

  明确四个信息点,作为讨论的依据。

  第一、据说长得很丑,但是才华横溢,号称温八叉。

  第二、恃才不羁、讥刺权贵,取憎于时,被当时的人排挤,所以终身不得志,混迹青楼。"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杜牧。因为混迹青楼,所以成了妇女之友。

  第三、精通音律,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花间派"首要词人,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第四,什么是花间词派?以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特征的词派,后蜀赵崇祚将温、韦等十八人词编为《花间集》,故名。

  (PPT切换)思考:温庭筠多以女子身份写相思怨离,词中是否有所寄托?

  明确:

 有所寄托。理由一、"香草美人"的传统。理由二、诗歌中主客颠倒的传统;理由三、向往爱情说;理由四、向往君王说;理由五、寄托对女子的同情没有寄托:理由一、性格说;理由二、花间词审美取向说;

 

 (我的观点)有寄托。一个是,以女人的身份来寄托,来表达自己情感的传统,在我们古诗词中由来已久,"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屈原开了一个不好的滥觞,张宏杰有一本书叫《中国国民性的演变》说,在中国的文人心里有一种叫妾妇心态,把自己当做一个女人,希望得到君主的恩宠,这类表达太多啦!比如说:李白的"长相思,在长安,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还有白居易说:"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等等,以女人的身份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之情。所以无论是空虚也好,怀才不遇也好,这一类的性格特点与文人的心态一一对应。思妇的忧伤其实是文人的忧伤,这是闺怨诗的特点。

  (板书:文人 忧伤)

四、抚今追昔﹒释卷问情

  从词中走出来,放下书卷。

  (PPT切换,抚今追昔 释卷问情)

  总结闺怨诗的思想内容,表达闺中女子的孤独和寂寞,她们空虚和慵懒的生活状态,她们对年华逝去无人欣赏的担忧。有时会寄托文人怀才不遇的忧伤,还有对女子命运的同情。

 风格浓丽琦艳,用很多漂亮的意象。

(板书:同情 自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