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人教版地理必修2教学设计 3.1 农业的区位选择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二、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探究主题1 农业概述

(1)什么是农业?

  农业就是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生产部门。

(2)农业分类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

  按投入多少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3)农业生产的特点:

地域性:①农业生产对象是各种动植物,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②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的政策差别很大,所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季节性和周期性:

  

  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点要求农业生产要不违农时。

探究主题2 农业的区位因素

(1)农业区位的含义

  出示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图片,学生探讨两地农业生产差异及原因,引出农业区位的含义

  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实质:决策者对农业土地合理利用的选择。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相互交流得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

师生共同总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