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学案第3页

  三个特点:(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四个步骤:"打开窗口"(建立经济特区)→"连点成线"(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全面开放"(开放内地城市)→"融入世界"(加入WTO)。

  【误区警示】 "复关"与"入世"的区别: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所以中国是恢复缔约国地位,即"复关";1995年关贸总协定改为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是申请加入,即"入世",注意两者的区别。

   经济特区的建立

  1.经济特区建立的条件

  史料 因为绝大部分海外华侨都是来自广东和福建省的,所以两省被认为是吸引海外华侨投资者的最理想的地点。

  --柯林·麦克拉斯等《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画线信息隐含两点信息:一是海外华侨大多数来自闽粤地区;二是闽粤地区的地理和资源优势。

  

  中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有哪些?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央选择在此处设立经济特区的原因。

  提示 最早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原因: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进一步发展生产力;打破封闭状态,以经济特区为窗口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条件优越,如位于东南沿海,隶属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便于吸引外资;资源比较丰富;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权力中心,环境相对宽松、干扰少,有利于改革试验。

  2.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

  史料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

  --《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