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2章 项脊轩志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五:第2章 项脊轩志 学案第5页

  痛哭而不能自已。(6)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一些兰花、桂树、竹子等。(7)家里有一位老婆婆,曾在这里居住过。(8)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9)鸡在厅堂里栖息。(10)它的格局和过去稍有不同。(11)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

   [常识·速览]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号震川,昆山(今属江苏)人。9岁能属文。嘉靖十九年中举人,此后屡试不第。嘉靖二十一年移居嘉定安亭,读书讲学,被称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才中进士,授长兴知县,仕途不顺,后卒于南京。归有光是明代散文家,善于把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

  代表作品:《先妣事略》《寒花葬志》《思子亭志》《项脊轩志》。

  

  归有光主要生活在明朝嘉靖、隆庆时期,当时明王朝的统治十分腐朽。项脊轩是作者年轻时学习、生活过的地方,它印证着一些人和事的变迁。小小的书斋是作者家庭和身世遭遇的见证,那里记录着他的希望和梦想,也留下了他的喜悦和悲哀。归有光一直郁郁不得志,他回首往事,情不自禁,于是写下了这篇文章。

  

  1.文学常识

  志

  "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但"记"通常用以记"事"或"物",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等;"志"则大都用以记录人物事迹,如墓志、人物志等。

  2.文化常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三五:农历十五日,"十五"又称"望"。

  (2)余自束发

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这时应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