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1 专题2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学案第2页

  

  (2)纤维素酶作用的实验验证

试管 1 2 滤纸条 1 cm×6 cm 1 cm×6 cm 缓冲液(pH=4.8) 10 mL 11 mL 纤维素酶(70~80 U/mL) 1 mL - 条件 将试管固定在50 mL的锥形瓶中,在摇床上以140 r/min的转速振荡反应1 h 结果 滤纸条被完全分解 滤纸条基本无变化   2.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刚果红染色法

  (1)原理

  纤维素分解菌

  ↓产生

  \s\up7(形成(形成)\s\up7(纤维素酶(纤维素酶)

  (2)染色方法

  方法一:培养基经涂布培养长出菌落→覆盖质量浓度为

  1 mg/mL的CR溶液\s\up7(10~15 min后(10~15 min后)倒去CR溶液→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的NaCl溶液\s\up7(15 min后(15 min后)倒掉NaCl溶液→出现透明圈。

  方法二:配制质量浓度为10 mg/mL的CR溶液→灭菌→按照每200 mL培养基加入1 mL的比例加入CR溶液→混匀→倒平板→接种后培养→出现透明圈。

  (3)两种刚果红染色法的比较

项目 方法一 方法二 区别 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 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优点 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操作简便,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缺点 操作繁琐,加入刚果红溶液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容易出现假阳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