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米 用米量》教学设计第4页

度,知道1米=100厘米。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估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喜欢数学的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知道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米用M表示,知道1米=100厘米。

难点:认识米的长度单位,知道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课件、1米长的纸条八条、米尺

【设计理念】

因为长度单位的选择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关系。针对小朋友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设计了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学习,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提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厘米:

1、 在尺子上分别找出1厘米、5厘米、10厘米的长度。

2、 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一下数学书的长度。

【设计意图】对旧知识的回顾,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3、 教师过渡语:小朋友真棒,对厘米的认识真好,那谁能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帮老师一个忙呢?

二、 量一量讲台的长度,看谁量得又快有准确。

1、 请一名学生上来并用自己的学生尺跟老师(用米尺)比一比,量一量讲台的长度。

2、 提问:谁快点?(老师),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这么快吗?(可能有的学生回答因为老师用的尺子长或老师用了米尺)

3、 引出米尺并认识米尺:请学生观察米尺是怎样的?与学生尺有什么不同?

4、 小结:米尺与学生尺一样都是用来测量物体的,上面都有数字和刻度线,都是从0开始(0是起点),量物体时都是把尺子的起点(0)对准物体的一端,并与物体平衡,然后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尺子上的刻度几,就是几米。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与学生进行比赛的活动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生对学习新知的求知欲望,对于米尺更感兴趣,渴望认识学习的情感。

三、 学习厘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1、 米尺从0端到末端就是1米,那你想知道1米里有多少个1厘米吗?

2、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测量,并感知1米=100厘米。

3、 汇报交流学习结果:请各组的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得出1米=100厘米。

【设计意图】在建立"米"的观念时,由于长度较大,个体不易完成操作,就安排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的学生尺,合作测量1米长的纸条有多少厘米。(学生利用教师课前准备好的1米长的纸条进行测量,纸条上有10个大格,要求学生测量出每个大格之间有几厘米长,然后再数数一共有几个格,是几厘米。

四、 练习巩固:

1、 请出一名学生,教师用长纸条测量该学生的身高,并估一估该生大约多高?

2、 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测量各自的身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小组里利用自己刚才测量出来的长纸条为组里其他同伴测量身高,让每个学生动手测一测,量一量,用眼看一看,用口说一说,用脑想一想,估一估,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