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11.《包身工》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 11.《包身工》教案第3页

  皮辊gǔn 谄chǎn媚 殴ōu打 怔zhēng住了

  舷xián上 喘chuǎn着 骷髅kūlóu 噩è梦

  2.将下面的句子以恰当的语序排列在横线处

  "拿莫温"是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意即"第一号",是旧中国工厂中工头的别称。原先只用于外资纱厂,后来华资纱厂也沿用此名称。有的工厂叫"堂倌",缫丝厂叫"管车"。旧中国的纱厂里,每一个车间都有一个拿莫温。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结合民主产生生产小组长后拿莫温制才被废除。

  ①有的拿莫温还在工人工资中捞取回扣,乘工人之危放高利贷进行盘剥。

  ②拿莫温不参加劳动,专门监视、管理工人干活,他们有开除、处罚工人之权。

  ③拿莫温还可随意打骂工人。

  ④工人进厂,逢年过节和拿莫温家婚丧喜庆,工人都得向拿莫温送礼孝敬。

  答案:②③④①。

  3.P46第15段中加点的"他们"是指( )

  十一年前内外棉的顾正红事件①,尤其是五年前的"一·二八"战争②之后,东洋厂对于这种特殊的廉价"机器"的需要突然地增加起来。据说,这是一种极合经济原理和经营原则的方法。有引号的机器,终究还是血肉之躯。所以当超过了"外头工人"(普通的自由劳动者)忍耐的最大限度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很自然地想起一种久已遗忘了的人类所该有的力量。有时候愚蠢的"奴隶"会体会到一束箭折不断的道理①。再消极一点,他们也还可以拼着饿死不干。一个有殖民地经验的"温情主义者",在一本著作的序文上说:"在这次斗争("五卅")中,警察没有任何的威权,在民众的结合力前面,什么权力都不中用了!"不,不!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只是用廉价而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替代"外头工人"而已。

  A.外头工人 B.包身工 C.外头工人和包身工

  答案:A。(句中的"他们",学生极易误解为是B)

  二、作者、时代背景介绍及题目解说

  1.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乃熙,字端先。浙江杭县人,我国著名戏剧家、翻译家。早年参加太阳社,是左联领导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建国后把文学名作《林家铺子》、《祝福》改编为电影剧本。

  2.背景

A.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