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四单元 单元写作导学案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王不墨守成规,勇于改革创新的精神。

  3.引申法。即在原来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向前引申一步,向纵深发展或横向发展。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就可能发人之所未发。

  比如,柏杨先生有一篇文章,题为"讲真话不是美德",乍看起来会让人怀疑是不是写错或印错了。读罢全文才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认为:讲真话不是一个人的美德,讲真话是一个人基本的做人态度。一旦讲真话成为美德,这个社会就会扭曲。文章见解新颖,立意深刻,发人深省。

  4.通览法。即把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意见综合起来考虑,汲取各方面的合理之处,进而形成一种更合理、更完善的意见。

  比如: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鱼,让两人选择。

  可能马上就有人说,选择鱼竿好,或是选择鱼好。其实,这两种见解都失之偏颇:因为若选择了鱼,鱼很快就会被吃光,如果不能到达目的地,还是会饿死;若选择了鱼竿,在到达目的地之前,也有可能饿死。可见,这两种选择都不是明智的。那么,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其实,只要我们通观全局,分析形势,综合考虑,新的见解自然会产生--两个人合作起来,先填饱肚子,再带上鱼竿去赶路,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如何做到材料新鲜

  材料新鲜,是指在选材时,除了要注意材料的典型性、真实性外,还要力求选择能够吸引人眼球的新颖、鲜活、别致的材料。不少考生写记叙文,材料陈旧,有骨无肉,难以以情动人;写议论文,往往多是程式化的"观点+例子+结论"的保底文,面目可憎,缺乏时代气息,难以以理服人;或者舍本逐末,盲目追求形式的新颖,花里胡哨,玩弄无聊的文字游戏。这样的作文怎么能够拿到高分呢?究其原因,乃是选择"撞车"所致。高考作文的命题,越来越富有时代感,它要求考生平时要"事事关心",要注意搜集热点问题和相关的素材。

  1.选择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材料

  我们的日常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只要细心观察、思索,深入品味、感悟,就会发掘出看似庸常,却能令人耳目一新的素材。

  比如2018年江苏一考生作文《蓝布物语》:

  "蓝色的花布,在手中,在水里,静静地染着,蓝得要说话,一如那傍晚的青蓝。

  ......

  '穿在身上像是在跟人亲切地说话。'是啊,这蓝色的花布在女人的精心侍弄下竟然有了灵气,摸着我身上的蓝花布上衣,它似乎在跟我说'传统手艺不灭'呢!"

  考生选择印染花布这个民间手艺作为解读"语言"的角度,素材新颖。

2.选择富有时代特色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