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祝福》教案10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祝福》教案10第2页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二、《祝福》诞生的时代背景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之后他就失望了。辛亥革命以后的中国,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中国社会并没有多大的改观。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

  《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写于1924年。鲁迅在《祝福》里,以一个女人的悲惨一生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祝福》是一篇小说,因此也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我们这节课将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入手,分析故事的主人公祥林嫂的生命轨迹。

  三、文章的情节结构

  1.快速浏览课文,根据课文将下列内容填入表格,并思考这篇文章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三个半月 两年 约两年 写祝福景象 祥林嫂再到鲁镇 再写祝福景象 祥林嫂寂然死去 祥林嫂被卖改嫁 祥林嫂初到鲁镇)

  明确:

情节 内容 时间 序幕 写祝福景象 结局 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 祥林嫂初到鲁镇 三个半月 发展 祥林嫂被卖改嫁 两年 高潮 祥林嫂再到鲁镇 约两年 尾声 再写祝福景象

 

2.提问: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小说的情节顺序应该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这篇小说的结构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把祥林嫂的死放到了文章的前半部分,这么写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