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祝福》教案10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祝福》教案10第3页

  明确:小说先写祥林嫂的死去,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悬念,同时也给作品造成悲剧气氛,定下了悲凉的基调,写祥林嫂在富人们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浓重的悲剧气氛。

  四、小组研读:人物形象--祥林嫂

  通过上面的表格我们能够追寻出祥林嫂整个的生命轨迹,即从祥林嫂初来鲁四老爷家到她走向死亡的整个过程。到底祥林嫂是何许人也,接下来我们将共同探究一下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1.快速浏览课文并找出描绘祥林嫂外貌的语句,填入下表。

时间 年龄 服饰 面貌 眼睛 初来鲁镇 二十六七岁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 顺着眼 再来鲁镇 三十一二岁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 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 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临死之前 四十岁上下 手拄竹竿,下端开了裂,手提竹篮,内有一个破碗,空的 头发花白,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仿佛是木刻似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   2.肖像描写是本文刻画人物的一个特点。鲁迅先生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本文围绕祥林嫂的人生遭遇,三次刻画了她的肖像,尤其是对她眼睛的刻画更是精细。从开始时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的"眼角带着泪痕","没有先前那样精神",捐了门槛以后"眼光分外有神",可四婶一声喝,第二天"眼睛窈陷下去",到临死前的"瞪"着眼,"眼珠间或一轮",都有丰富的内涵。眼睛与其他肖像描写相配合,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反映了祥林嫂悲剧的几个发展过程。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在短短的不到五年的时间里祥林嫂的外貌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祥林嫂进行的三次肖像描写概括了她半生悲惨的历史,通过鲜明的对照更加突出了她人生的悲剧色彩。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注意人物语言和动作的细节描写。

2.找出描写祥林嫂生活环境的语段,思考环境描写在人物塑造方面有何意义。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探寻祥林嫂的生命轨迹,了解了她生命发展中的几个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