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 四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人教版(新) 四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第4页

  在本节课中,我考虑较多的是:

  (一)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以激发学习兴趣

  一开始,通过谈话引出一些数据,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然后根据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分为准确数和近似数。又通过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重视近似数的学习及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循序渐进,突破难点

  本节课例7主要是求地球和太阳的直径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考虑到三年级已经学习过省略百(或十)位后面的数或者是估算整百(或十)数。

  因此,我先从"希望小学的人数和宏光小学的人数?"问题入手,让学生知道省略千位后面尾数求近似数的重要性,并让学生讨论希望小学的人数1105人大约是几千人,为何大约是1千而不是2千,还有对光明小学的人数1920人大约是几千人,为何不是2千而是3千。

  然后我再介绍求一个数的方法:根据要求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关键要看这些尾数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不满5就舍去,改写成0,如果最高位满5或大于5就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唤醒学生三年级时学习省略百位后尾数的相关知识。

  接着让学生观察例7,指名读题,理解"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就是省略这个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再让学生独立作答并板演。在学生板演过程中,又结合上一课所学知识将求出的整万近似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并让学生思考理解为何前面是"≈"而后面是用"="。

  最后通过13页的"做一做"的练习加强巩固,在这题中分别是省略百位、千位和万位后的尾数求近似数。

  本课的不足之处:

  (一)没有借助直观,让学生充分理解"尾数"的含义

  本来已经准备好了磁铁,应该适时把数位表贴在黑板上,让学生对应着数位表理解省略某位后面的尾数分别是指哪些,要是借助数位表直观可以加深学生对尾数的理解。

  (二)小组的设立

在课堂上,学生都是单人单座,而在场还有几位听课老师,前中后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