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地理同步必修三: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学案(人教版)
2018-2019学年地理同步必修三: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学案(人教版)第2页

位置 纬度 30°N附近 43°N~48°N 海陆位置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 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 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共性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 差异 热量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 热量少,降水少,生长期较短 地形 平原 平原 土地 耕地 多为水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少 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 土壤 肥沃的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 肥沃的黑土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

区域经济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作物 经济作物 油菜、棉花 大豆、甜菜 粮食作物 水稻 玉米、春小麦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商业贸易 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 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 工业 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 利用资源发展重化工业,形成重化工业基地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地理环境的影响

2.长江中下游平原成长阶段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