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精创】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
【新教材精创】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导学案(2)-部编版高中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生了。国家是(7) 。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8) 的广泛使用、(9) 的出现、(10) 的发明和应用、(11) 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这是历史的进步。

二.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

1.奴隶社会后期,当生产力发展到新的水平时,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是:(1) 。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这样,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当奴隶制日渐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时,就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替代,这是(2) 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封建社会里,(3)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封建地主阶级正是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屈从于地主阶级的奴役。(4) 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5) 。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迫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

  在封建社会,(6) 是两个基本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面对地主阶级的(7) ,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这种斗争,常常由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发展成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

  封建社会后期,随着(8) 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2) __________ 。在历史上,西方资产阶级(3) 促使这两个条件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决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而是-个充满侵略、征服、掠夺、残杀和奴役的过程。(4) ,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5) 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是(6) ,即相对于(7) ,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求相比的绝对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痼疾。

  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是:(8) ______ 。

  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是:(9) ____________ 。当矛盾尖锐化时,社会生产结构会严重失调,一方面社会生产大规模增长,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因资本家的剥削日益贫困化,从而造成社会生产严重过剩。

经济危机难以治愈,根本原因在于(10) ,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