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梅岭三章》教学设计教案第5页

  6.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着重写十年征战,大业未成,诗人死不瞑目,勉励幸存者努力作战,以胜利捷报来告慰死者,表现了关心国家命运、盼望人民解放的革命精神。

   (2)诗中哪些关键词语能体现这种精神?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头悬国门",引用春秋吴将伍子胥的头悬东门典故,表达了死不瞑目、据城门高处以观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捷报飞来当纸钱"一句中,"飞来"是轻快、欢快、翩然而至的代名词。纸钱祭死者,带有中华民族的民俗特点和时代色彩。捷报当纸钱,活脱突现出将军豪迈爽朗的口吻,妙语天成,壮而不悲。

   (3)诗中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试举例说明。

  借代。"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狼烟作报警用,这里借代战争。

   7.学生齐声朗读第三章。

  8.分小组讨论下面问题。

  (1)诗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借喻),"血雨腥风"借喻战争,"血雨腥风应有涯"表达了诗人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自由花"借喻革命成功、大众解放的美好前景,表现了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

   (2)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

  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投身革命,以革命为家,预言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之花必将盛开,表达了作者坚定的革命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甘愿献身的精神。

   9.综观三首诗,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这三首诗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首诗各侧重写什么?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怎样的革命精神?

这三首诗,首章首句设问,总领全篇。然后依时间顺序,从"追忆往昔""面对当日""展望未来"三个角度回答首句问题,从眼前回顾过去,从现实写到理想,一气贯注。三章在思想内容上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第一章集中抒发视死如归,与反动派血战到底的豪情壮志;第二章表达对战友的勉励;第三章主要表现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洋溢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