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琵琶行 教案8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琵琶行 教案8第3页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或放录音)

3.学生默读序文和全诗,把两者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三、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跟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重、难点解决过程

1.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第一段写诗人江头夜送客,忽闻琵琶声;第二段写琵琶女的演奏才能;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诉不幸的身世;第四段写诗人自叹贬谪之苦;第五段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琵琶女这个艺术形象,并谈谈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明确:琵琶女本是京城一名歌女,年轻时色艺双绝,名噪教坊,富贵子弟争着向她献宠,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待到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发生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而"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过着凄清的生活。这个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的悲惨命运。

(解说:概述也是一种能力,应经常训练)

3.提问:诗中哪些句子能体现出诗人自己的心情?这种心情如何,又是怎样引发的?

学生先自己找出句子,然后小组讨论。

明确:诗人的心情极其孤寂伤感,凄凉落寞。可从以下句中看出:"枫叶荻花秋瑟瑟";"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种心情表面上缘自秋夜浔阳江头的萧瑟景象,饯别宴上的气氛,以及琵琶的乐声和琵琶女的遭遇。实质上缘自诗人自己因坎坷遭遇,宦海浮沉而带来的心灵触动。

4.提问:诗人听了美妙的琵琶声及琵琶女的不幸遭遇后,从心底发出的最大感慨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学生思考并讨论:诗人为什么说他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结合全诗内容和白居易的生平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