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新人教版语文《湖心亭看雪》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4、余拏一小船 (撑船)

5、拥毳衣炉火 (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 (水气凝成的冰花 白气弥漫的样子)

7、惟长堤一痕 (只)

8、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里)(能够)(还)

9、强饮三大白而别 (这里指酒杯)

翻译课文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下了三天大雪,湖上人影、鸟迹全无,寂静的什么声音也没有。

  这一天,更声已起,我划一条小船, 穿着粗毛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往湖心亭看雪。沿途只见大雪覆盖湖山,冰花累挂,雾气迷濛,天空与白云,与山峦和湖水,上下全是一片白色,望着湖上的物影,只留下白堤一线,湖心亭一点,此外便是我这条小舟,船上二三个微粒一样的人罢了。

  来到湖心亭,竟然看见还有两位游客,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仆正在煮酒 ,炉火正旺,水也正沸。见到我,他们喜出望外,说:"这个时候,在湖上怎么会碰到像你这样的人!"随即拉我共饮。我很高兴,硬喝下三大杯而后告别。打听他们的姓名,他们说是金陵人,现客居这里。

等到下船时,船夫嘟嘟哝哝地说:"别说相公痴,还有像我们这位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第二课时

六、探究课文

1、本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大雪三日","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方式?

作者夜晚独往湖心亭看雪。

一个"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2、本文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请从文中找出。

记叙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到亭上","及下船"

描写 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有两三粒而已。

抒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痴"表现在何处?

如此大雪天竟独往湖心亭看雪,足见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4、 最后一段写湖心亭奇遇,文中"我"的心情变化如何?

惊喜 畅快 伤感 释然

七、写作特色探究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 有什么特色?

本文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简练自然,不事雕琢。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的白描手法?

文中的白描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廖廖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