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4 地球的结构 教案3
2019-2020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案:1.4 地球的结构  教案3第2页

  【阅读、分析】我们是怎样知道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的呢?阅读P25《认识地球内部结构》,思考:①什么是地震波?②地震波可分为哪两种?各有什么特征?

  【板书】1.划分依据: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

  【总结】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

  【读图、分析】引导学生读课本图1-21 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分析莫霍面、古登堡面的大致深度以及这个两个界面附近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总结】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

  【板书】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

  【阅读分析】阅读教材P25-26,分析、归纳各圈层的主要特征。

  地壳 ①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②组成: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含量较多的8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③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在大洋底部罕见甚至缺失;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是连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