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必修三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案Word版含答案第3页

  

  

  

  [教材P2思考]

  1.松嫩平原纬度高,太阳高度角小;距冬季风源地近,气候严寒,年平均气温低。长江三角洲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距冬季风源地远,年平均气温高。

  2.长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因为南部距夏季风源地近,受夏季风影响程度大;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从东南向西北距海越来越远,所以基本呈现从东向西递减的规律。

  3.长江三角洲地区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松嫩平原地区河网密度小,导致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  

  [教材P3活动]

  1.本活动要求学生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建筑物特点的不同,并由此认识地理环境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比较而言,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南方的夏季湿热而漫长。为了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阳光照和热量,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北方民居的墙体严实厚重,利于在冬季保温御寒;南方民居的墙体轻薄,利于在夏季通风透气。从北到南,年降水量逐渐增大,民居的屋顶坡度也逐渐增大(利于排水);随着对保温要求的降低和对通风纳凉要求的提高,民居的屋檐逐渐加宽,房屋进深和高度逐渐加大。

  (2)北方的城市住宅楼建设要考虑冬季室内取暖和墙体保温,所以建筑成本较高,楼房间距的大小主要看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冬季的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为保证楼房底层正午有阳光照射的楼房间距自北向南逐渐减小。

  2.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