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生物公开课《第一章:传染病和免疫》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课 题: 第一节 传染病及其预防 2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类的传染病和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2、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

        3、了解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及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4、使学生树立关注健康、爱惜生命的良好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及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的探讨,使学生树立关注健康、爱惜生命的良好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树立关注健康、爱惜生命的良好意识;

教学重点: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2、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教学难点:人类常见的传染病及传播途径

教学方法: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今天我们将学习"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这四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在人体的寄生部位、病原体的主要传播途径、发病的季节、以及如何预防等方面的知识。首先学习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了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疾病。

二、合作探究: 以下问题均由同学们展开讨论后总结

1、呼吸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了呼吸道黏膜以后所引起的疾病。问:这类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呢?这些病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呢?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这类病又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传播的呢?如何来预防这类传染病呢?

例如:流行性感冒、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肺结核、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等;发病季节: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其中,病人和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播源 。体的原始寄生部位:(寄生在与呼吸道有关的)呼吸道黏膜和肺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空气传播。预防:不随地吐痰,保持住房和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戴口罩等(就可以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

2、消化道传染病--指病原体侵入消化道黏膜以后引进的传染病;问:这类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呢?这些病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呢?: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这类病又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传播的呢?如何来预防这类传染病呢

例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伤寒、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蛔虫病、蛲虫病等;发病季节:大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其中,病人和带菌的动物是主要的传播源。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寄生在与消化道有关的)消化道及附属器官;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预防:不喝生水,不生吃未经洗净的瓜果、蔬菜,大力消灭苍蝇,饭前便后洗手等(就可以预防消化道传染病的发生)。

3、血液传染病--节肢动物(如:蚊子、虱子、跳蚤、臭虫等)为媒介所引起的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常见的有哪些呢?:这些病大多发生在什么季节呢?:病原体寄生在人体的什么部位呢?:这类病又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传播的呢?:如何来预防这类传染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