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人教版讲义:必修2 第八单元 第24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2)成因:①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②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始终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控制和操纵中国的交通。③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

(3)影响:①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②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针对练2 (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三5月模拟,28)轮船进入中国与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通商口岸的开放是相联系的;铁路的开通是与晚清政府大量举借外债,丧失路权相始终的;近代最早的公路又是在被称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出现的。材料现象表明(  )

A.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

B.外国侵略阻碍了近代交通发展

C.近代中国的交通发展缓慢

D.晚清中国交通发展丧失独立性

答案 D

解析 材料未体现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近代运输,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中国近代交通发展,B项与题意不符,错误;材料未体现近代中国交通的发展速度,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晚清中国交通是在外国侵略的过程中发展的,说明受到了西方列强的影响,因而其发展丧失完全独立性,故D项正确。

2.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原因

①内因: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近代社会形势的急剧变化,特别是鸦片战争前后,人们渴求对动荡社会信息的需求,促使各种报刊不断涌现,民主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报刊业的发展。

②外因:西方报刊业的发展和文化扩张。

(2)影响

①传播西方文明,促进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

②制造舆论、唤醒民众。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

③娱乐大众、传播新知。以休闲娱乐为特征的通俗性报刊,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专业性报刊,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