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人教版(新)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第4页

  2.课件出示例2(2)、(3)。

  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枝?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12÷3=4(枝)       12÷4=3(枝)

  师: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学生交流汇报。

  (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3.教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第(2)、(3)题与第(1)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使学生明确: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变成未知的;在乘法中是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的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4.观察算式,找出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1)师: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各部分是什么关系?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交流,点名汇报。

  【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6页"做一做"。

  要让学生根据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说明各题的得数怎么来的。

  2.完成教材第7页第2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

  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第3课时 有关0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

  【教材分析】

  例3首先提出:"你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接着又以一幅小组合作学习的画面,生动地展示了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境,对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做了比较系统、精练的总结。这样安排问题的学习形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材通过"注意",特别说明0不能作除数及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的道理。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这部分知识很重要,也很难理解,以后学习分数、比等知识时都会用到。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材中联系除法的意义举例做了说明:先举5÷0,说明不可能找商,再举0÷0,说明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

【学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