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七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七课时)第4页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道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2)指名读。

(3)比较句子,读感受(第二句后面加上一个打比方的内容,形象地写出了徐悲鸿立下崇高的志向后,情绪高涨,力量无穷,不知疲倦地刻苦努力学画)

(4)师:以前的他努力吗?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

(5)(出示《骏马图》)请你想象一下他是如何的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的?是因为他知道-----("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生齐读这句话。)

  3.全班交流,朗读体会:从哪儿可以看出徐悲鸿奋发努力的?

(1)生答: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

(2)出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临摹。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经过潜心临摹,徐悲鸿的画技有了很大的提高。

(3)交流:

"每逢......就......"说明他放弃了一切休息时间。

"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说明他画得很多,画的时间很长。

"潜心"说明他画得投入,很认真。

(4)请你想象一下,徐悲鸿潜心临摹时他的神态、动作会是什么样?能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出示:他忘记了 ,忘记了 ,忘记了 ......

(5)生答: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经常每餐只用一杯白开水和两片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体分"十分",从哪里可以感受到?学生交流。

  出示:徐悲鸿只租了 阁楼,经常每餐只用 白开水和 面包,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

  从所填词中,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知道这是一种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4.大家自己快速读这一部分。读后想想这一部分三个自然段之间有什么关系。

小结:第二段的构段方法是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叙述。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这样叙述条理清晰,主题深刻。我们今后在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

(四)反馈交流"轰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