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案
公开课《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4.随着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中国开始更积极地参与国际事务。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亚非万隆会议上的表现更是非同凡响。

  目标导学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图片展示:

  

  万隆会议上的周总理

  2.简要介绍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亚非地区出现了近30个民族独立国家。获得独立的国家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国际关系,以维护国家主权,发展民族经济。在会议召开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从中挑拨,渲染共产主义威胁,以混淆视听,给中国代表团造成无形的负面影响。

  3.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而存异""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是我们仍有共同的基础。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到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席代表周恩来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

  4.面对一些国家的咄咄相逼,当时周总理采取了哪些对策?

  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五、检查反馈:

1.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

 A.美国 B.印度 C.苏联 D.蒙古

2.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仍是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下列选项不属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的是(  )

A.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平等互利 D.求同存异

3.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强调"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下列有关"求同存异"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找出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达到团结的目的

 ②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③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④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4.下列对周恩来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

 ②参加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谈判和重庆谈判

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