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琵琶行 教案7
2017-2018学年语文版必修二 琵琶行 教案7第3页

轻:轻拢慢捻 轻轻,形容词

商人重利轻别离 轻视,动词

泣:满座重闻皆掩泣 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 眼泪,名词

古今异义词

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

文言句式

歌以赠之 宾语前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介宾短语后置;于,向

转徙于江湖间 介宾短语后置;于,在

  本(是)长安倡女 省略句,省略谓语

  使(之)快弹数曲 省略句,之,琵琶女

送客(于)湓浦口 省略句,于,在

2、文章结构

诗人 琵琶女

秋江夜送客 寂寞守空船

月夜听琵琶 月夜弹琵琶

闻之长叹息 凄凉诉身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感伤话谪居 感怀良久立

司马青衫湿 却坐促弦急

琵琶行

琵琶女身世为明线,作者的感受为暗线

3.思考、讨论、回答文章主要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琵琶女的琴声和诗人的感受两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琴声和感受两个方面来描述诗人和琵琶女的这场偶遇,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

Ⅰ、寻找思路

   我们从两条思路去分析这篇文章。

  第一条思路:"三奏",即琵琶女的三次演奏。

  点拨:第一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暗写),第二次演奏在文章第二节(明写),第三次演奏在文章最后一节(明写)(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学生要掌握的是作者对声音的描写技巧)。

  第二条思路:"三感",即作者的三次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