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版)《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2017年春季版)《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第3页

多媒体显示:故事一:一次大学士宋濂上朝,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请的哪几位客人?吃的什么菜?"宋濂如实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说的全对,没有骗我。"说着拿出一张图,上面画着宋濂请客的座次位置。宋濂见了吓的出了一身冷汗。

故事二:钱宰上朝后,低声吟咏做诗曰:"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朱元璋朝见钱宰问: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但是我何尝"嫌"你,为什么不用"忧"字呢?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明太祖说:"现在就放你回去,好放心熟睡!"随机把他遣送回老家。

问:朱元璋通过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

(老师上台,强调)朱元璋利用特务机构,了解官吏的一举一动,随时向他报告,以便掌握官吏的活动,惩治他认为不忠顺的官员,从而加强皇权。

特务机构层层叠叠,密如蛛网,严刑滥杀,使人感到随时会有杀身灭家之祸,如同头上悬剑,这种惨酷的恐怖气氛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4、思想方面: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是明朝君权加强的又一表现,为了从思想上控制知识分子,明朝沿用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选拔官吏。隋唐时期,强调才能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科举考试制度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衰落的过程,

阅读理解:

同学们,请你们通过阅读课文,归纳什么叫"八股取士"?它的考试范围、考试要求、试卷文体以及结果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看书,归纳总结:

考试范围:四书、五经

考试要求: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试卷文体:八股文

结果:导致知识分子读死书、死读书,成为服服帖帖、合乎统治者需要的、驯服忠顺的官僚。

这种凭着八股文才能中举做官的途径被称为"八股取士"。

动脑筋:想一想,哪一种说法对,为什么?

辩证看待问题:

①积极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考试办法选择官员的国家,对西欧文官制有示范作用。它使中小地主凭借自己的才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统治阶层,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社会局势。它是封建社会完善的选官制度,推动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八股取士增加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是考试向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发展,对以后的考试制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