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
历史: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1)第3页

②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不同。被分封的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制则是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行省只是中央最

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③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

的作用和影响不同。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的残余势力破

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郡县制和行省制度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

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4、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利与弊?

利: 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 ①权力过分集中,导致臣下不负责任;②机构臃肿,形成"冗官",效率低下;③军制紊乱,形成"冗兵",战斗力衰退; ④财政危机严重,形成"冗费"。⑤埋下积贫积弱的祸根。

5、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职位,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一旦失宠,地位便一落千丈。

6、贯穿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矛盾有哪些?概括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

矛盾: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阶级矛盾。

趋势: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到明清时期趋于反动。②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管理和监督。③皇权、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④思想控制和文化专制日益加强。

7、概括中国古代对今山东地区的行政管辖。

 ①西周(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分封齐、鲁等诸侯国

 ②秦朝:实行郡县制,设郡、县、乡里地方行政机构

③西汉:汉初,郡国二制并行,郡国交叉;汉武帝后期,设监察区-州,设刺史监察,实行刺史制度

 ④东汉:东汉末年,行政区划由郡县两级制转变为州、郡、县三级

 ⑤隋朝:废除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制

 ⑥唐朝:设道为监察区,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⑦北宋:派文臣做地方官,防止武人割据局面;地方政权分路、州、县三级

 ⑧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直接管理山东等

 ⑨明朝:废除行中书省,设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监察。

【典例解析】

例1.(2008高考江苏历史)"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

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

解析:C。西周时实行分封制,分封了齐国、楚国、鲁国等。但是到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

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制,分封制被彻底打破。应选C项。

例2.(2008高考上海历史) 中国古代有一个统一王朝,它最先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了郡县

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政治模式。据此判断,这个王朝是

A.西周 B.秦朝 C.东汉 D.明朝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把握,最早推行郡县制的、建立中央集权制

的是秦朝,所以B项正确。

例3.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

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上述材料直接说明秦始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