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4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我不是个好儿子 教案4第2页

和盘托出。比如同学们学过的《孔乙己》、《背影》《荷花淀》等文章都有传神的细节描写。作者的母亲是个乡下老太太,虽然不识字,没文化,可是她的善良、勤劳、简朴、精细、慈爱无不在细节中展示出来。给儿孙絮棉衣,嫌儿子的日子过得不"整端",要把钱攒起来再给儿子,买糖给村里的孩子们吃,出门前总先"揣揣"鸡屁股,儿子生病住院,不顾年迈从乡下坐车赶来照顾儿子等等细节,都真实、细致、生动地将一个母亲的眷眷之情表现出来。大爱无言。琐碎见真情。(板书:真实 生动 细致)

真实、生动、细致的细节描写可于细微处见真情。用心观察、体会,你可以让平凡琐碎的细节焕发动人的光彩。好的细节可以雕刻出灵魂,有了它才能使形象更加栩栩如生,让感情更加浓厚真挚。请同学们以"妈妈是..."开头,选取你熟悉的生活细节写一段话,表达对母亲的情感。

(学生写小练笔。然后展示。师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的细节描写。师做出评价。)

感情真最动人,不做无病呻吟的文章,往往更能打动人心。下面我们欣赏另一位作家史铁生《我与地坛》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体会另一个儿子的愧疚与伤感。

(配乐。师朗诵。)

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侮,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乐曲渐弱,师总结)

又一个背影,留给儿子无尽的悔,在座的男孩子女孩子们,不要因为你的年少气盛而伤了母亲的心,不然等将来有一天你醒悟过来,再追悔就可能来不及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上卜,子欲养而亲不待,"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懂事。尊敬感激父母,未必得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大成就,你就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先做个让父母亲省心的孩子,再做个让父母亲骄傲的孩子。作家毕淑敏的文章《孝心无价》里有一段话我们共勉: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

让我们,多些感恩,少些悔恨。请同学们读文段,再次体会细微见真情的描写。

(生读课文《我与地坛》片段,师板书歌曲《白发亲娘》部分细节)

你可是又在村口把我张望,

你可是又在窗前把我默想,

你的那一根啊老拐杖,

是否又把你带到我离云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