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沁园春·雪》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沙》 。

二、听读诗词 体会魅力

1、注音

分外(fèn ) 妖娆(ráo )莽莽( mǎng ) 折腰( zhé )成吉思汗( hán ) 稍逊 ( xùn )沁园春( q ì n ) 风骚 ( s ā o )红装素裹 (gu ǒ ) 一代天骄( ji ā o )数风流人物( sh ǔ ) 今朝(zh ā o)

2、诵读指导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以前三句为例分析这首词的朗读技巧。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再读这首词

①用你的语速、语调的变化表达出词人情感的变化。

②边读边想: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哪两个字起到统领作用?

上阕:写景抒情 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古论今 颂当代英雄 领字分别是"望"、"惜"

三、默读诗文 整体感知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了什么?(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3.上阙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虚景?(4-10句实景,11-13句虚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描写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 ,抒发诗人的抱负。议论

第二课时

四、精读诗文 合作探究

1、"望"字领起哪些句子?都望到了什么?

望长城内外......欲与天公试比高)(统领下文七句)"望"到了长城、大河、山原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给你怎样的感受?

"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修辞方法:对偶 比喻

3、"惜"字领起哪些句子?有何含义?

(惜秦始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统领下文七句)

"惜"字的丰富含义:a、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b、惜中有贬。委婉批评了他们的不足,短于"文治"。c、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4、"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怎样理解?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自励和抱负,是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诗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