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1《地球的宇宙环境》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1.1《地球的宇宙环境》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5页

人造天体:宇宙飞船、航天飞机、通信卫星等(发射出以后)

3. 天体系统的层次性:总星系(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约

150亿光年)

河外星系(星系) 银河系

其他恒星系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地月系

【课堂练习】 太阳系 银河系

㈡、太阳

11. 太阳概况:太阳是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两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辐射方式:电磁波;分层: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我们肉眼看到的为太阳的光球层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作用:维持地表温度;提供能量;提供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

3.太阳活动的类型:黑子和耀斑 周期:平均约为11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磁场,产生磁暴(指南针失灵);产生极光(两极同时同纬度发生,只有极夜能看到)。

㈢、地球

1.地球普通性:八大行星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均相同 运动轨道形状 近乎圆的椭圆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既: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2. 地球的特殊性:是因为地球上有生命

原因是:外部条件:比较稳定的光照 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近地面平均气温约为15º,地球表面的水多以液态存在

地球体积与质量适中--形成大气层(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对地表保温)

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差变化幅度不太大,适宜生命的新陈代谢

【课堂练习】⑴生命的出现需要哪些条件?

⑵一颗什么样的恒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