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2课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人教版语文必修5导学案:第四单元 第12课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中提到的生物有蚂蚁、蜜蜂、白蚁、鲱鱼以及黏菌细胞等。在作者眼里,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纪律、有组织、分工明确,能做到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

3.从生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在哪些方面跟人类社会有着相似性?请从原文中找出相关信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从它们的筑巢、觅食方面来看,它们是能思考,有智慧的;从蜜蜂的觅食、筑巢及繁殖后代来看亦然;黏菌和鲱鱼的生长与繁殖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步活动的。

4.在作者看来,生物社会有着同人类一样的状况,那么,当时的生物学界是怎样对待这一现象的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生物学界的观点:人类社会与生物社会毫不相干,否则,就是违反科学。文章的原话是"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

5.第12段中,作者引用了一段文字,其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以科研为例,援引权威人士观点,再次强调个体的智慧与群体的智慧,就像一个锯齿与整条大锯的关系,个人的孤独静默也许有助于一些发明创造,但这些智慧(发明创造)必须融入群体的智慧中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跟营造白蚁窝的工作并无质的差别。其实也暗含褒贬。

6.整篇课文作者探讨了生物的社会性,作者真正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目的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

微任务活动二 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举例子。在本文中,作者为了阐释群居性昆虫可能有一些是集体性的社会,运用了举例子的方法来阐明事理。蚂蚁、白蚁和蜜蜂等例子很有代表性,阐释群居性动物具有社会性,具有联合的智慧。

(2)作比较。文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蚂蚁、蜜蜂、白蚁和黄蜂等生物的社会组织。当它们群居起来时,就会由思考产生思想,又由思想统一支配着这一庞大群体的所有活动,作者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