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乌鸦喝水》教案第4页



19、乌鸦喝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过程与方法: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乌、鸦"等9个生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懂得遇到问题要开动脑筋,积极想办法解决。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动手动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主创造的精神。

教学准备 挂图 乌鸦 头饰 石子 瓶子

板书设计

19、乌鸦喝水

瓶子 口小 水升高

水少 放石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喜欢猜谜语吗?竖起耳朵仔细听。身穿黑袍子,长个丑样子,从小爱妈妈,是个好孩子。打一种鸟

真聪明,板书(乌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师:小朋友真厉害,一下子就想到了。鸟去掉一点就是乌,所以这个词语读作 乌鸦

2、教师:晴天,太阳当空照,上完体育课后,同学们有什么感觉,最想干什么?

  学生回答。顺势让学生猜一猜,"喝、渴"字是什么偏旁,并要求学生说出理由。(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喝、渴"二字的字形与字义,并能够应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板书:喝水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请小朋友打开课本83页,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生字,看清拼音,把字音读准。

2、集中识字:口渴 喝水 瓶子 石子 办法 渐渐

(1)小乌鸦请来了今天的词语宝宝,小朋友自己读一读,不会的可以问问同桌的小朋友。开始吧。

谁愿意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咱们不拼拼音,读两遍

(2)这些红色的生字是今天我们要认识,请小朋友跟你的同桌讨论讨论你的记字办法。

谁愿意和大家分享记字办法?(石-右、办-为 渐:水车有千斤重 瓶:瓦片并在一起)

有两个字很相象,怎样记住并区分它们呢?("渴"需要水-三点水,"喝"水要用嘴-口字旁)

(3)去掉拼音还认得吗?

3、读字组词,小火车开起来,火车火车往哪儿开?

4、生字都已经会读了,相信再读课文,你一定会读得更通顺。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5、有几个自然段?听你们读得这样有滋有味,老师也想读,同学们边听边观察插图,你都知道了什么呢?

生:乌鸦找水喝,后来找到了。

师:你真会听故事。

二、指导写字

(1)可、石

请小朋友观察这两个字,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小朋友,观察真仔细。现在看苏老师来写"可"起笔横,横在上半格的中间稍长,接着写口字,口字最后一横压在横中线左侧,最后一笔竖钩紧靠竖中线。请小朋友,打开生字本上描红两个,写两个。

师:接下来,咱们要写石,上学期咱们已经学了右,右字不出头就是石,老师相信小朋友自己能写好,写之前老师给你们个温馨小提示,第一笔要短,口要写大些,扁些。开始写写吧

(2)咱们接着来写"找"它是什么结构?(左右)

要写得左窄右宽

能帮找找朋友嘛?

看老师写找,请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起笔点横在左上格,二笔竖钩,三笔提,提的尾巴摇靠近横中线,要让字好看,右横稍斜,斜钩要脚网右踢,跟左边的竖钩一样长,再钩,六笔撇从竖中线起笔,别忘了最后一笔是点

请小朋友也在生字本上描两个,写两个

评价

这个同学字写的好吗?请你来评一评,好在哪里?有哪些需要改改的。

小朋友真聪明,会评字,又会修改自己的字,相信你们得字会越写越好。咱们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再次感知故事。

  教师:这只乌鸦啊,遇到了一个问题(出示第一幅挂图,要求学生看图),太阳天,乌鸦口渴,到处找水喝。(学生从图上不难看出,不远处的瓶子里有水,乌鸦可以去喝。)

教师:瓶子里有水,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出示第二幅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大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观察图画学生能够发现,乌鸦喝水遇到了困难。)教师一边听学生讲一边演示,使困难一目了然。

4、教师:乌鸦喝不到水,怎么办呢?让我们一起来帮帮它吧!

  二、动手做,动脑想

1、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石子、瓶子、水亲自动手试试,看看乌鸦怎样才能够喝到水。然后请同学上台演示并讲述乌鸦喝水的过程。

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体会"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要求学生仔细听,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

2、教师:乌鸦想到的办法和同学们的办法一样吗?(出示第三幅图)那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呢?

( 1、小组讨论。要求小组成员群策群力。看看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教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2、全班交流,组织评议。

  (要求各组组长汇报讨论结果,其他人认真听,并评议他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想出的办法会五花八门,但他们为了成功,往往会忽略当时的环境。经教师点拨,马上就会有学生反驳。这就激活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使教学变成一场激烈的辩论。这样处理,旨在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的发散思维留出了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堂延伸,拓展思维

1、教师:同学们都肯动脑筋,这场辩论太精彩了,那么这些办法中,谁的办法最好呢?(不仅要求学生想办法,还要求学生从中选优,优中选特)。

(学生回答后,老师给予小结,以突出单元主题:手和脑,两件宝。)

2、要求学生把乌鸦喝水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朋友听。

  四、齐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最后,全班同学整齐地朗读一遍课文。

课堂检测:这是只怎样的乌鸦?你们学习了乌鸦喝水的故事以后打算怎样做呢?

  五、作业设计与布置

1、识记本课的生字。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给爸爸妈妈听,可以边背边比划动作。 调整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