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花钟》教学设计第3页

教学活动3 三、自学探究,找原因。

过渡语:同学们能用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来自学第二自然段吗?比一比看谁收获最多。如果有问题,可以小组讨论讨论。

1.学生汇报,教师适时板书。

2.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昙花为什么会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呢?

3.大自然真奇妙,其实不同植物开花不同的原因还有很多,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和老师一起去探究。

4.自学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找出花开时间与什么有关。

四、读中感悟,赏花钟

1.过渡语:同学们已经探寻了花的奥妙,想不想看看植物学家修建的花钟?

2.欣赏世界各国的花钟,课件出示。

花钟上的这些花会在24小时内陆续开放,多么有趣啊!

3.学到这,你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带着自豪的感情来夸夸科学家这种伟大的创举吧!

4.(课件出示)--齐读最后一句话。

5.这可真有趣!(板书:有趣)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 教学活动4 五、练习拓展

1.你能不能也像课文中一样,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花,像书上一样写也来?

(什么花)------(怎样开)----------------------------。

(什么花)------(怎样开)----------------------------。

2. 教师小结

 学完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

教学反思

《花钟》这篇课文所引发的植物学家利用花开放时间的不同,制成"时钟",可是"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呢?我由此入手,引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感悟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花钟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特点,我采用了"扶放"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自主、探究,发现"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从而一步步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深入浅出,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同时,我抓住感悟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周围景物的方法。仿照课文表达方法,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陶冶美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